中国利率市场现状:七大利率如何传导?——利率市场化专题(上)(31)

特别地,结果中还可以发现交易所公司债的收益率反而显著比银行间中期票据低58.05个BP,该现象在前文跨市场国债和企业债收益率对比中也可以发现(银行间市场收益率整体来看高于交易所市场收益率),这可能是因为许多个人投资者等非专业投资者能够以不算特别高的门槛进入交易所市场,从而情绪化、非理性的交易习惯推高了资产价格。

2.6

非标准化债权利率——“狂暴的欢愉”与“狂暴的结局”

第六类与第七类为非标准化债权的利率以及显著数量的在这些非标基础上形成的“理财产品”、“资管产品”等的“刚兑收益率”。2008年金融危机后,随着大规模财政刺激计划与货币宽松政策,多种金融创新产品爆发式增长。这些产品多数被用作监管套利的工具,客观上对其他标准化融资渠道形成了有效补充,但也积聚了巨大的金融风险。

出于数据的可得性原因,我们选取理财产品、贷款信托产品、债权信托产品作为分析对象。另外,尽管资产支持证券法律上更加接近于标准化债权产品,但由于其以SPV形式脱离融资者资产负债表,这一特点更加贴近野蛮发展的非标产品,故我们将资产支持证券纳入本部分的考量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