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利率市场现状:七大利率如何传导?——利率市场化专题(上)(39)
3.2
构建市场利率体系
中国融资市场以间接融资为主,资金批发市场利率市场化不会影响商业银行对企业的贷款利率,因此,来自实体经济的阻力较小。同时还可提高资金配置效率,综合以上两点,资金批发市场的利率市场化进展顺利,共经历了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市场化、债券市场利率市场化和Shibor作为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的设立。
3.2.1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先放开
1996年银行同业拆解利率市场化基本完成。银行同业业务的天然职能是通过银行间调剂资金余缺,从而实现减震、稳定的功能。在1980年前后,拨改贷推进后,机构间调剂资金余额的需求推动同业拆借市场迅速发展。商业银行在投资需求的刺激下,出现高风险拆借乱象,央行为此实行拆借利率上限管理。之后,央行将各地分散的拆借市场统一为全国银行间拆解市场,专业银行商业化改革取得阶段性进展,1996年6月央行取消拆借利率上限管理,实现了拆借利率完全市场化。
- 今年960万人将死于癌症 这些习惯让越多中国人患癌
- 网络安全护航中国梦行稳致远
- 马丁·雅克:中国有效地激励了其他新兴国家探索适合本国国情
- 尼基·亚迪:中国在绿色金融方面发挥了非凡的领导作用
- 傅晓岚:中国需要非常坚定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 吉姆·奥尼尔:中国是“金砖四国”的核心
- 中国游客遭瑞典警察粗暴对待 文化和旅游部高度关注
- 中科院国家高端智库论坛举办 解读中国经济发展密码
- 为担当者担当 让实干者实惠(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 活态传承 活力再现 第五届中国非遗博览会济南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