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是激情的碰撞,是两个人荷尔蒙的萌动
黄磊曾在一个访谈节目中 , 旗帜鲜明地反对爱情会变成亲情的说法:
“爱情就是爱情 , 我跟父母是亲情 , 跟女儿是亲情 , 跟我老婆绝对不是 , 老婆就是情人 。 ”
黄磊与老婆孙莉的爱情故事可谓是娱乐圈的典范 。
两人相识于微时 , 相爱已有二十多年 , 期间几乎没有绯闻和分手传闻 , 是真正的伉俪情深 。
别看黄磊已经到了“大叔”的年龄 , 爱情观倒真是让人耳目一新 , 也赢得了相当多人的点赞 。
在某个综艺节目中 , 好奇宝宝杨紫也曾向他请教过婚恋观 , 提到两人相处久了 , 爱情会变成亲情的说法 。
当时黄磊也毫不犹豫地反对:“亲情就是亲情 , 爱情就是爱情 , 这不能混为一谈 , 两个人要长期相处 , 必须是有爱情作为底子 。 ”
这番观点连90后的杨紫都听得一愣一愣 , 可见是相当新颖了 。
“两人相处久了 , 爱情渐渐没了 , 激情也早已消失 , 就变成了亲情 , 只剩下依赖、习惯和信任 。 ”
“夫妻摸个手都像左手摸右手 , 完全没有了激情 。 ”
“哪来的长久的爱情 , 慢慢就成了队友、室友和亲人”
这类论调是不是很熟悉?几乎结了婚的人都在说 , 没结婚的人也在说 。
可是这句话背后关于爱情、婚姻的误解 , 却一直鲜有人发觉 。
文章图片
01
亲人可以理所应当 , 爱人不行
提到亲人 , 人们会想起什么?
亲近、信赖、依恋、永远无法割舍的亲缘关系……这背后的潜台词却是:理所应当 。
因为是亲人 , 所以你理所应当帮助我、照顾我 。
因为是亲人 , 所以你理所应当包容我 , 忍耐我 。
可当亲密关系中也有了这样的想法 , 却是极为危险的 。
如今提到婚恋 , 恐婚者 , 尤其女性恐婚人数越来越多 , 就是因为社会曾经灌输给女性太多的理所应当 。
你是女人 , 你理所应当照顾家庭 , 理所应当把更多精力投入在教育子女、处理家务上 。
尤其结婚多年 , 夫妻成了亲人 , 女人就更加理所应当地为家庭付出了 。
当男人有了这样的想法 , 带给女人的是一种隐形的控制和束缚 。
要求女人不得反抗和改变 , 继续任劳任怨地为家庭付出 。
更可怕的是 , 当很多女人也有了这样的想法 , 则加深了对自己的意识操控 。
于是我们看到 , 哪怕是伊能静这样已经功成名就 , 有钱有名的女人 , 在节目里不小心把孩子掉到了地上 , 也会自责到猛扇自己巴掌 。
而那么多带不好孩子的奶爸 , 却可以心安理得地继续带不好孩子 。
关系里没有那么多理所应当 , 并不是谁就该理所应当承担更多的家务、责任 。
也不是谁一开始做了饭 , 就理所应当天天都由她来做饭 , 而另一方心安理得地享受着对方的付出 。
当两个毫无血亲关系的人同住一个屋檐下 , 如何分配家庭事务、为家庭付出就成了不可避免 , 必须面对的课题 。
这种分配是否合理 , 绝不是单方面就能决定的 , 一定要双方都心甘情愿 。
可惜在大多数家庭里 , 女人不仅是被当作亲人 , 更是被当作老妈 , 默认成了要多付出的那一方 。
亲人的血缘关系无法解体 , 而夫妻关系、亲密关系是随时可以解体的 。
就像有句话说的那样:你跟你妈吵了架 , 她明天还是你妈;你跟老婆吵了架 , 她哪天可能就不是你老婆了 。
没有人可以无底线地包容对方 , 更没有权力要求伴侣像包容亲人一样去包容自己的过错、任性 。
每个人的忍耐都是有限度的 , 再小剂量的忍耐堆积起来也是一座大山 , 随时都可能成为压垮关系的最后一根稻草 。
而关系中的一方长期处在不公的天平之上 , 一旦下决心决裂 , 也往往是义无反顾 , 不会回头的 。
文章图片
02
亲人是无法改变 , 但爱人是会变化的
爱情 , 是激情的碰撞 , 是两个人荷尔蒙的萌动 。
随着时间的推移 , 这种激情会渐渐衰退 , 对人们的刺激也会渐渐减少 。
这是科学家给出的解释 , 从生物学的角度证明了爱情不可能持久 。
许多人自己也有这种经验 , 无论初识多么惊艳的对象 , 有着多么充满魅力的人格 , 相处久了一样会熟悉、没有新鲜感 , 渐渐就会乏味 , 甚至腻味 。
因为太过熟悉 , 爱人就成了亲人 。
“新鲜感” , 是许多人心中认为的爱情的必需品 。
实际上 , 并不是你的伴侣没有新鲜感 , 而是你从来没有真正看见过这个人 。
你只看到他懒惰 , 不喜欢做家务 , 没看到他对自己感兴趣的钓鱼、骑行时 , 行动力超强 , 激情满满 。
你只看到他不爱跟你沟通 , 木讷口拙 , 却没有看到他在谈论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口若悬河 , 全身都在发光 。
你只看到他直男性格 , 只会说多喝热水多休息 , 却没有看到他会默默在夜晚为你掖好被子……
甚至连两人的争吵 , 表面上都是防御和攻击 , 内在发出的讯息却是在呼唤爱和关心……
有一对前来做咨询的夫妻 , 丈夫在被问到对妻子的印象时 , 他一口咬定妻子总是啰嗦、唠叨 , 控制欲强 。
而当深入地询问他和妻子的互动时 , 却发现因为他从来都不肯配合满足妻子的要求 , 妻子只能一遍又一遍地唠叨 。
他们都是可以改变的 , 像一个好伴侣一样给予对方温柔、耐心和理解 。
这需要双方都放下对对方的偏见、傲慢 , 重新发现对方的闪光之处 。
记住 , 你的伴侣并不是没有优点和改变的可能 , 缺少的只是发现的眼睛 。
而经常创造惊喜、仪式感 , 在柴米油盐中也不忘二人世界的浪漫 , 也是有效保持和伴侣激情的方式之一 。
人性是充满了无限可能的 , 每个人蕴藏着巨大的改变潜能 。
与其把家里的伴侣当作“亲人” , 去外面寻找莺莺燕燕 , 不如好好欣赏和发掘身边人的多面性 。
文章图片
03
爱情需要双方的共同成长
当我们提到亲人时 , 内心会有一个默认:对方就这样了 , 我也就这样 , 我们的关系也就这样 , 凑合过吧 。
这也是无数伴侣明明已经在关系中出现很大问题 , 彼此的心疏远已久 , 却也不想改变现状 , 得过且过的原因之一 。
可这种妥协、放弃 , 只是自欺欺人的结果 , 因为得不到 , 干脆不要了 。
可又有多少人 , 为了得到理想中的爱情 , 真正学习如何去爱 , 提升自己爱人的能力呢?
爱情是需要共同成长和维护的 , 关于爱和爱情 , 我们许多人只是初学者 。
我们在与人相处时带来的那些习性、模式 , 更多是从原生家庭里的复刻 。
比如我们会误以为 , 控制、占有是爱 , 并秉承着这样的信念 , 去控制、占有我们的爱人 , 直到把对方逼得忍无可忍 , 还自以为自己很爱对方 。
比如我们也会打着“这是为你好”的理由 , 强迫对方做他不想做的事 , 我们以为拼命为对方付出 , 就能换来关系的亲密 , 对方的爱……
著名心理学家艾里希·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中写道:爱情的存在只有一个证明:
那就是双方联系的深度和每个所爱之人身上的活力和生命力 。 这也是我们所能看到的爱情的唯一成果 。
而要做到这点 , 又需要我们孜孜不倦地提升认知 , 增强内心独立性、学会爱自己 , 并学习足够的沟通技巧 。
从以往的只会指责、抱怨来表达需求 , 到学会“非暴力沟通” , 表达出自己的感受 , 也看见对方的感受;
从只会盯着对方哪里又做错了 , 哪里又不爱自己 , 到学会为自己的感受、需求负责;
从傲慢的只能看到对方的缺点 , 到能够理解对方 , 也理解自己的情绪来源……
在学习爱的过程中 , 我们也获得了精神上的成长、更健全的人格 , 首先成为自己 , 也允许对方成为他自己 。
我们可以通过读书、上课 , 找关系教练、找婚姻、心理咨询师……
经过种种努力来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亲密关系 , 这是亲人相处时所不具备的 。
把爱人等同于亲人 , 其实等同于一种懒惰 。
人人都期望拥有美满的亲密关系、心意相通的伴侣 , 我们也都有得到这些的可能 。
【爱情,是激情的碰撞,是两个人荷尔蒙的萌动】只要我们向着这个方向努力、学习 , 终将有一天 , 会收获满满的幸福 。
- 在家庭中要想幸福,或许就是这么简单,换位思考,懂得示弱
- 爱情的方向或许会出问题,但是超越爱情的人生方向不会出问题
- 生命是一趟单程的旅行,死亡是每个人的最终归宿
- 对于爱情,我依然期待;对于男人,我依然相信
- 离婚似乎已是司空见惯的事情,早都不是新鲜话题了
- 烦恼多不多,其实就是一个心态问题
- 女人喜欢你,却不答应你的追求,肯定是有原因的
- 坠入爱河的女人,很多都是患得患失的
- 很多人找伴侣的出发点是找一个能够满足自己需求的人
- 女人的心开始“变硬”,说白了就是在跟你划清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