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市科普教育基地——海宁市垃圾分类宣教中心情况介绍
海宁市垃圾分类宣教中心,位于海宁市东盛路5号,占地总面积5亩,是海宁市首个以宣传垃圾分类为主题的科普教育基地,其互动体验的宣教模式在省内处于领先。该中心宣教内容多样、形式多彩,受众群体广泛,主要由垃圾分类互动体验馆、垃圾分类文化长廊、教育培训、实物展示等区域构成。
一是垃圾分类互动体验馆:主要面向中小学生及青年团体,场馆占地350平方米,分为白色污染区、垃圾分类区、分类处理区、绿色低碳区、珍爱地球区五个部分,重点突出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通过寓教于乐的体验形式,让参与者能够与垃圾分类“亲密接触”,激发人们主动参与垃圾分类的兴趣,通过在“玩中学、学中悟”互动体验,进一步加深参观者对垃圾分类的理解。
二是垃圾分类文化长廊:受众对象主要为成年参观者。展区占地320平方米,由分类作业、无害处理、循环利用、分类扩面、源头减量五个部分组成,运用大量图片、表格配以适当文字介绍,系统而直观地介绍我市垃圾分类工作的点点滴滴。
三是教育培训区:受众范围广。主要包含宣教室和手工制作室两大区域,宣教室主要用于垃圾分类志愿者培训指导,以及对展馆参观人员进行初步的垃圾分类讲解;手工制作室定期推出变废为宝、环保酵素制作等主题活动,通过面向社会召集参与者等方式,将一些日常用不到的或者丢弃的物品进行设计改造,变身精美的手工艺品,提倡变废为宝、废物利用的新观念。
四是实物展示区:将4个分类区分别喷涂蓝红绿灰不同的代表色,并将分类小区收集来的各类垃圾实物存放于此进行展示,更直接、具体地展现当前垃圾分类实景,给所有参观者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自2016年6月全面开放以来,海宁市垃圾分类宣教中心被命名为海宁市“公益小天使”实践基地。海宁卫校、宏达学校、机关幼儿园等多所学校也多次组织学生参观。暑假期间,宣教中心还成为多个社区“万名学生下社区”的活动地点。截止今年10月底,宣教中心共接待10805人次参观体验,为居民、学生培训128场,共计15673人次,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 首个国家级全项目轮滑基地落户重庆万盛
- 检企共建未成年人观护帮教基地
- 聚焦一个“黄牌”住院医师培训基地的整改之路
- 广州房产纠纷律师唐俊||农村宅基地24问,这里是最全的回答!
- 【北京中喆房产律师】农村宅基地24问,这里是最全的回答!
- ﹝UFC训练基地﹞投资亿元,隐藏了哪些黑科技?
- 中国的南海基地如今竟变成这个样子,今非昔比!
- 复宏汉霖:走进国产抗癌生物药创新基地
- 久治县桥牌教育系统基地成立
- 走遍天下三亚海棠湾基地饮食解密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