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离开外企,来到民企的第278天( 七 )

民企的队伍,在最初就是一个各自不同的小队伍,有人能思考,有人能干活。基于这种不同的人的小规模合作,民企逐渐发展出越来越大的部门,各个部门在招聘的时候,更看重的是专业能力,而不是普世性的质素。更何况,汇聚在民企中的人有着非常多元的经历和背景,来自外企,来自民企,来自乙方,还有本企业培养起来的管培生。

在这样复杂的面孔背后,还有一个令人遗憾的真相:不太高的Pay。

所以你不能指望招来斯坦福的MBA,不能指望招来有5年以上外企经验的中层经理,他们的薪资已经远远高于你可以给的。但你必须带着这支队伍前进,如果你想做出一样漂亮拿得出手的东西,唯一的方法就是——放下那些不切实际的对人才的判断标准,去了解他们每个个体,根据他们的背景、优势、动机和愿望安排具体的工作,需要花更多的心力去琢磨,谁和谁可以组合在一起,谁和谁最好不要接触,谁可以放心让他自己跟Agency开会,谁是第一次接触这样的项目,必须事事盯紧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