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元素故事: “超重鎶”诞生记|《自然-化学》专栏( 四 )
即便使用了最强大的离子束进行轰击,我们一个星期也只合成了一个112号元素的原子。2000年的另一次实验使我们得以测量第二个原子,而2004年日本理研的实验室又制造出两个原子,以此确认了我们测得的数据。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
(IUPAC)
从而将这一元素的首先发现记到了我们团队的名下; 2009年的4月,我们被邀请为112号元素命名。为了定名,我们团队的来自四个不同国家的21名研究人员讨论了近一个月——备选提案有些来自学生,有些来自公众。最终我们一致认同,112号元素应当以天文学家尼古拉·哥白尼的名字命名,并提出将其命名为鎶
(Copernicium)
并以Cn作为对应缩写。尼古拉·哥白尼最著名的事迹是质疑当时广为接受的天体以地球为中心运行的宇宙观,并提出了日心说。
- 在俄罗斯,听习近平讲昨天和今天的故事
- 【全国省级党报社长总编看河北】向世界讲好崇礼故事
- 当“海洋”遇见汶川 习近平讲述一个四川男孩的漂流瓶故事
- 共同讲好中非合作精彩故事
- 乘车的故事
- 网媒记者走进千年松溉古镇 听当地人讲宗祠故事
- 改革开放40年——我的奋斗故事
- 提升古城“颜值”讲好古城故事
- 《舌尖上的中国》解说员分享餐桌故事
- 延禧攻略2即将开机,于正曝光全新故事内容,网友:山寨大长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