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真正的“赢”?

小编嘚啵嘚:《什么是真正的“赢”?》是傻大方资讯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儿响叮当之势为你带来的,你是继续往下看呢?还是继续往下看呢?

正文开始:





牛栏山第一中学高三(17)班 王浩然





生活中,每个人都渴望赢,但可能不是所有人都懂得真正应该赢得什么,怎么赢得。





《唐才子传》记载:诗人刘希夷是宋之问的亲外甥。二人一起进京赶考,双双考中进士。后来刘希夷写了一首诗《代悲白头翁》,就拿给舅舅看,舅舅宋之问对诗中“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喜爱至极,想据为己有不得,一怒之下,用装土的麻袋把外甥活活压死。于是宋之问的《有所思》中便有了这千古名句,在诗歌方面他赢得了美名。如果这个记载是真实的,那么我要说,宋之问看似赢得名,其实他输了,输在人格的低下。为了名利,不顾亲情,丧失了道德底线,这样的赢难道不是卑鄙的吗?





再看看当今社会,新闻屡屡曝光,一些商家企业,如大牌奶粉企业,为了赢利,不惜弄虚作假,甚至做出丧失良知的事情。这样的赢利,不仅直接损害消费者的生命健康,也给企业发展埋下了祸端。





人们希望赢得名利的愿望和追求不可否认,但是正如孔子所说的“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一定要通过走正道赢得你想要的名利,只有这样,你才能赢得长远的名利。





英国诗人兰德的诗《生与死》中有一句话“我不与人争,胜负均不值”,这是对名利趋之如鹜的人最有力的警醒,又同时从另一个侧面告诉我们,其实还可以追求一种赢,那就是赢在人格上,赢在精神上。





“鸿门宴”上,项羽完全可以听从亚父范曾的计谋,借项庄舞剑杀了刘邦,解除刘邦日后对他称王的威胁。但是项羽没有那么做,他选择了相信刘邦,让刘邦轻易脱逃。刘、项之争,项羽落得乌江自刎。有人说项羽沽名钓誉,才落得放虎归山,一败涂地,刘邦是人生的赢家。但是,我不这么看。从后人对项羽的评价看,项羽赢的是精神品格。“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就连李清照这样的弱女子,都立志想做项羽那样的英雄,我们还能说项羽输了吗?





那么怎么才能在人格上做赢家?“君子喻于义”,守住一个“义”字,依据道义行事,你的人格自然就高大了。往大了说,坚守道义的人,才有可能会成为国家、民族的脊梁,真正做到名垂青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