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创的电子卷宗智能标注编目系统成功上线运行

?

2018年1月25日全国法院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和深度应用工作视频会议召开后,苏州中院党组第一时间专题学习会议精神,特别是最高人民法院刘贵祥专委的讲话精神,深刻认识电子卷宗在“智慧法院”建设中的前提性、基础性作用。2月6日江苏省苏州市召开全市法院信息化工作专题会议,全面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和深度应用工作的通知》,并加快部署推进电子卷宗智能标注编目系统上线运行,在升级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



电子卷宗智能标注编目系统

由苏州中院历时3个多月潜心研发而成,于2017年12月1日在苏州中院展开实战测试、2018年1月29日在苏州两级法院全面上线并成功运行。该系统的运行,实现了自动、快速、准确、详尽地标注电子卷宗目录和材料名称,方便快速定位检索、可视化利用电子卷宗内容,为电子卷宗的深度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全国尚属首创。

全国首创的电子卷宗智能标注编目系统成功上线运行





一是

自动拆分文件

智能标注材料标题



过去苏州中院人工编目时,需要编目人员对电子资料进行识别拆分,提取文件标题并手工输入文件名,费时又费力。电子卷宗智能标注编目系统的上线,将上述工作交给机器完成。扫描员将一叠厚厚的诉讼材料放入扫描仪扫描成电子文件的同时,电子卷宗智能标注编目系统即在后台通过图文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将所有电子文件自动区分为一份一份的独立文件,并根据文本提取关键信息判断文本的类型及标题,将每一份文件命名为如起诉状、授权委托书、身份证-姓名、营业执照-公司名称、合同、发票、送货单、照片、送达回证、判决书等文件名。



编目人员仅需电脑上点击“自动编目”按钮,上述编目结果就会以缩略图+文件名的形式全部呈现于电脑屏幕上,编目人员快速查看纠错后,点击“确认”按钮完成编目。该系统在苏州中院上线运行一个多月来,每个工作日扫描诉讼材料1万多页,在纸质卷宗及其扫描件清晰度可识别性达标情况下,文件拆分及标题标注准确率接近90%,大大缩减编目时间和工作量,岗位人力资源耗费将缩减一半以上。

全国首创的电子卷宗智能标注编目系统成功上线运行

全国首创的电子卷宗智能标注编目系统成功上线运行

全国首创的电子卷宗智能标注编目系统成功上线运行

全国首创的电子卷宗智能标注编目系统成功上线运行



二是快速准确定位,

提升法官阅卷体验





人工编目时,由于文件名逐一手工输入工作量太大,故时常出现编目人员将所有证据材料堆积存放于一个目录下并以1、2、3、4……等阿拉伯数字作为文件名简单区分的情况。法官或其他阅卷人想要查阅一份证据时,需要在所有证据材料中一一点击寻找,十分浪费时间,尤其是证据材料较多的案件更是突出。



运用电子卷宗智能标注编目系统后,

系统自动拆分文件并智能抓取关键信息标注文件名称,树状目录结构和文件名能让法官或其他查阅人一目了然,快速准确定位浏览卷宗,节省大量时间。

同时,电子卷宗智能标注编目系统的运用,使得每一份证据均被标注特定名称,为电子卷宗的深度应用提供了必要基础,如“随讲随翻”电子质证系统实时语音唤醒证据展示、诉讼材料全文检索、“左看右写”文书制作、电子档案一键生成等。

目前已经做到电子卷宗拆分全覆盖,电子材料标题全覆盖,

法官使用电子卷宗体验大幅提高。

全国首创的电子卷宗智能标注编目系统成功上线运行

全国首创的电子卷宗智能标注编目系统成功上线运行

全国首创的电子卷宗智能标注编目系统成功上线运行

全国首创的电子卷宗智能标注编目系统成功上线运行

全国首创的电子卷宗智能标注编目系统成功上线运行



三是基础数据扎实,

具备自我优化能力





目前的电子卷宗智能标注编目系统,是研发公司根据苏州法院2015-2016年部分电子档案数据及2017年11月至今的最新扫描数据(共计约200G)为基础,使用深度学习框架进行训练而成,训练的样本图片达128908张。然而,因受人工智能的技术局限性、新类型诉讼材料不断出现以及卷宗材料本身可识别性等因素影响,准确率不可能达到100%。因此,苏州中院采用“人工智能+人工校对”的方式,设置编目人员快速人工校验修正环节,确保编目准确率达到100%。更重要的是,人工修正的结果会自动反馈到深度学习框架,系统通过对修正的新样本进行学习,实现自我优化,持续提升文件拆分及标题标注准确率。

全国首创的电子卷宗智能标注编目系统成功上线运行

智能标注编目系统流程图



四是较低创新成本,

方便复制推广





电子卷宗智能标注编目系统具有节约资源的突出优势。

据目前苏州法院上线运行实测情况,一台服务器配置普通CPU(无需配置GPU),即可满足苏州两级法院每天处理10万页以上纸质卷宗扫描件需求,且该系统与原有办案系统挂接方便,运转顺畅。从中院的实践看,无需配置新的硬件设备,且现有编目岗位将缩减一半以上,经费节约可观;基层法院则完全依靠智能标注编目系统后台运行模式,在不添加人力成本的情况下,基本解决了快速定位浏览电子卷宗特别是定位具体证据材料的问题,基层法院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及深度应用的智能化程度也将进一步得到提升。

作者:陈亚玲

单位:江苏省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来源: 智慧法院进行时公众号

编辑:王祎

全国首创的电子卷宗智能标注编目系统成功上线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