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13年的记忆
本文转自:威海晚报
“哎呀 , 这不是小邵么?”“都多少年不见了!”“李总好 , 各位姐姐好 , 我来看看你们 。 ”16日上午 , 双举海参威海店来了一位阔别13年的“老朋友”邵高杰 , 他是第一名从双举海参这所“没有围墙的学校”毕业的“毕业生” 。
当年高中毕业来店实习的孩子 , 如今已成家立业 。 邵高杰送来了鲜花、礼物 , 更带来了一份跨越13年的珍贵记忆——实习结束时双举海参所有人给他写的一封信 。 这封仔细保存了13年的书信 , 瞬间打开了双举海参所有人封存已久的记忆 。
众人写信鼓励年轻人勇敢前行
当天 , 邵高杰一走进店里 , 就将一束鲜花送到李双举手中 , 同时珍重地拿出了保管13年的一封信 。
文章图片
微微发黄的信纸记录了一群人对邵高杰的真情实意 。 “以后无论遇到什么困难 , 打开这封信 , 看看自己的闪光点 , 汲取能量 , 它必会指引你走向越来越宽的大路 。 ”“你比同龄的孩子更懂事 , 愿意为父母分忧 。 ”“你是一个有勇气的孩子 , 凡事好奇 , 懂得接纳 , 相信以后在学习生活中你也是引人瞩目的主角 。 ”“从你身上我学到了时间观念要强 , 经常在店门还未开时就在外等候 。 ”“你特别善于积累 , 善于发现 。 ”……李双举、林东红、刘丽萍、万飞霏 , 虽然许久未见 , 但在邵高杰心中 , 这些名字被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
文章图片
因为邵高杰在店里实习过 , 爸爸邵岩与李双举的联系从未间断过 。 今年春节期间 , 偶然将这封一直珍藏的信件找出来 , 邵岩和邵高杰依然十分激动 。 “虽说已时过境迁 , 可是看到信 , 我依然非常感动 。 ”邵高杰和父亲一商量 , 决定带着信再次探望李双举 。
2008年 , 邵高杰18岁 。 高考结束等待录取通知书的他被邵岩安排到了双举海参专卖店实习 , 成为店里的第一个实习生 。 “听孩子父亲说小邵性格比较内向 , 希望到销售一线锻炼锻炼待人接物 。 ”回想起13年前的夏天 , 李双举笑着说 , 当时邵高杰作为编外人员 , 在店里实习了一个月 。
“当时我很害羞 , 来到店里实习 , 所有的员工姐姐、哥哥都非常热情 , 大家告诉我面对不同客户应该怎样交流 , 李总告诉我真诚最重要 , 我学到了很多书本中没有的东西 , 对我之后性格逐渐开朗起了很大作用 。 ”邵高杰说 , 在实习期间 , 员工们总是不断鼓励他 , 发现他身上的闪光点 , 让他逐渐变得自信 。 最让邵高杰感动的是 , 实习结束时 , 他收到了李双举赠送的600元奖学金 , 大家还一起给他写了一封信 , 鼓励他今后努力学习、追逐梦想、热爱生活 。
再次走进没有太大变化的海参店 , 邵高杰和店员姐姐们聊起了当年的经历 , 非常感慨 。 “实习的经历和这封信给我带来了很大影响 。 ”邵高杰说 , 高中时自己非常缺乏自信心 , 这封信让他看到了自己身上的优点 , 上大学后他经常把信翻出来看看 , 从中汲取力量 , “尤其听说李总荣获了山东省道德模范、中国好人的称号 , 内心更加佩服他了 , 我也要像他一样做一个自强不息、对社会有用的人 。 ”
榜样的力量鼓舞着邵高杰前行 , 现在他在某市政公司工作 , 通过努力考取了二级建造师证书 。 “这封信我会一直保存 , 等将来告诉我的孩子 , 也让他向道德模范学习 , 一辈子做好人、做好事 。 ”邵高杰说 。
与邵高杰一样 , 被这封信感动及受李双举模范事迹感染 , 多年来 , 邵岩也坚持社会公益 , 尽己所能帮助了许多需要帮助的人 。
【跨越13年的记忆】双举书信传递温暖传承荣光
在匆匆远去的时光里 , 一些人会和我们渐行渐远 , 一些事情会被我们淡忘 。 但那些曾经寄托了我们亲情与友谊、光荣与梦想的书信 , 始终像一个个路标 , 镌刻在我们走过的人生路上 。
“我其实已经不记得曾经有过这样一封信 , 也没想到当时的一个小小举动能让孩子感动至今 。 ”当邵岩父子说起这件事时 , 李双举想不起来自己曾经做过这件事 , 直到看见书信 , 才将眼前的青年和13年前的高中毕业生对上 。
文章图片
写信是双举海参威海店员工们坚持了18年的传统 , 给客户写信、给受资助的学生写信、给同事写信、给父母写信……作为双举海参总经理 , 山东省道德模范、中国好人李双举始终认为 , 在电子通讯发达的今天 , 书信更能够承载、传递、传承更多光荣与梦想 。
给类似于邵高杰这样的孩子写信 , 李双举始终在坚持 。 助学路上 , 从1998年开始至今 , 他累计投入220多万元助力孩子们成长追梦 。 每次将梦想基金递到受助学生们手中的同时 , 李双举都会附赠一封书信 , 或是分享自己童年时期艰苦的求学经历 , 或是自己多年坚持奋斗的创业故事 。 在信中 , 李双举不仅给了孩子们一心追梦的底气 , 更向他们传递了高于物质层面的精神激励和社会关注 。 同样 , 李双举也会收到很多受助孩子们的回信 , 他们在信中倾诉自己追求梦想的困惑、决心与坚定 。 通过书信 , 双方都在成长 。
在双举海参每一个发出去的包裹里 , 都会有一封员工写好的信 , 内容不一而足 。 “阿姨 , 这次的口感不知道合不合您的胃口 , 有啥要求尽管说 , 祝您健康幸福 。 ”“大叔 , 您一定要仔细看我们泡发海参的视频啊 , 第一步、第二步……”虽然与客户都有手机联系方式 , 但李双举还是叮嘱员工们手写信件寄给客户 。 “手写的书信上有一种温度 , 客户拿到手读起来 , 就像是和你面对面 , 是能感受到你的情谊的 。 ”李双举说 。
文章图片
双举海参威海店工作人员万飞霏记得很清楚 , 刚工作没多久 , 李双举在一次早会时要求其他员工交给她一封信 。 “内容都是店里大姐、大哥写给我的 , 我特别感动 , 毕业之后第一次得到同事认可 , 对我是极大的鼓舞 。 ”时至今日 , 万飞霏还是很感激那封信带来的力量 。 在双举海参店里 , 员工们互相写信是一件很平常的事 , 员工林东红说 , 很多不好意思说出口的话 , 写到纸面上就能将感情表达出来 。 “因为书信 , 彼此之间更亲了 。 ”她说 。
不仅员工之间写信 , 李双举还要求员工给父母写信 。 “我当时特别不好意思 , 给自己的爸妈写啥信 , 不都在不言中嘛 。 ”员工李巧燕说 , 刚参加工作就接到这样的任务很是打怵 , 可是将自己内心的感情写在纸上 , 送到父母手中时 , 彼此之间的感情却更加紧密与丰富了 。
很多场合里 , 李双举都喜欢说 , 人和人之间需要靠情感来维系 , 而情感的沉淀、升华离不开书信的传播 。 当代社会弘扬的自立自强、助人为乐等高尚品质 , 同样应该在你来我往的书信里传承 。 威海晚报采访人员张玉婷文王晓图
- 健脑|常给孩子吃4道菜,健脑益智,提高记忆力,孩子身体好,学习也好
- 夏日的捉鱼时光,是假日最快乐的记忆
- 核桃仁|记忆力不好总是忘事,3种食物“使劲吃”,还预防老年痴呆
- Switch|看完 2022 年的任天堂直面,聊聊我对 Switch 平台的期待
- 婚前与婚后的女人,过年的感觉大不一样,看看说到你心里去了吗
- 砸开那饼普洱茶,砸碎留存的记忆
- 刚刚,虎年的第一场雪后,北京传出惊艳一幕,美到窒息!
- 角色|憋了5年的《穿越火线》新作,就这?
- 梁国栋|医生成功为患者卸下30年的大“包袱”
- 蚌埠|蚌埠住了,20年前神作炒冷饭上线却被喷,当年的大佬为何摆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