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大杂烩 。 |
上周 , 又一款开放世界沙盒生存游戏走红 。
这款名为《翼星求生Icarus》的新作来头不小 , 它的由《DayZ》之父Dean Hall带领新团队制作 , 有成功案例在先 , 《翼星求生》也带上了不小的光环 , 在上线前热度就不小 。

文章图片
果不其然 , 这款游戏发售后 , 不仅拿下了上周Steam销量周榜 , 闯入全球热销榜Top 3内 , 还在刚过去的周末里 , 达到同时在线50000人的成绩 。 如果没有碰上《光环无限》前不久的预售 , 《翼星求生》应当稳坐榜首了 。

文章图片
但意外的是 , Dean Hall没能再次名利双收 , 游戏的评分一直维持在褒贬不一的水平 , 并一度逼近50% , 最近两天稍有好转 , 上升到61% 。 似乎 , 噱头带来的预期 , 与游戏的实际表现并不相符 。
骂的原因很简单 , 一方面游戏优化太差 , 严重掉帧和卡顿在各种高配机型下屡见不鲜 , 引得玩家一片哀嚎;另一方面 , 尽管打着多语言标签 , 但实际上游戏的各语言版本本地化只有70% , 远无法提供流畅的游戏体验 。
再加上各种bug和服务器问题 , 让玩家不得不质疑这款游戏「拿EA版当正式版卖的小算盘」 , 以致于官方虽然在发售后这几天更新了数次(每次更新几十M文件也得验证40多G文件的机制也在挑战玩家的耐心) , 游戏评分也没扭转过来 。
不过抛开这些部分 , 《翼星求生》还是存在让玩家玩下去的亮点 。
01
「一次性」的开放沙盒
如果在好玩与不好玩里选一个 , 我觉得《翼星求生》还是属于好玩的一类 。 大体上看 , 它的玩法与众多开放沙盒生存游戏相似:通过战斗、收集、建造等行为 , 获取资源和经验 , 强化自身能力并搭建阵地保护自己 。

文章图片
小心火烛
在这些基本玩法之外 , 《翼星求生》最让人感到新鲜的 , 当属它的任务系统 , 以及由此带来的开放世界沙盒的构建 。 这款游戏里 , 玩家并不会长期停留在一张地图上不断地发展 , 而是会根据任务指引 , 不断开拓新的地图 , 同时达成任务目标 。

文章图片
任务分为很多种 , 比如搜集地貌信息、探索未知区域、排除危险因素(战斗)等等 , 同时每次新任务都需要在新的地形环境里进行 , 此外玩家必须完成前置任务才能解锁后续任务 , 也包括新地形等 。
更重要的是 , 玩家不能带走星球上采取的资源、制作的装备和道具 , 所以每次新建任务 , 相当于都要重新开始发展一次 。 这种设计乍看类似《泰拉瑞亚》的人图存档分离机制 , 但《翼星求生》做的更彻底 , 以致于它的开放世界地图 , 看起来像是一次性的消耗品 。

文章图片
于是乎 , 玩家的目标被强制集中到任务上 , 游戏还加入了任务时限系统 , 进一步催促玩家尽快完成任务 。 要不就干脆抛开任务 , 在前哨站(没有威胁、没有时限的地图)上慢慢发展 。
很明显 , 它的设计意图 , 一方面 , 是用明确的目标来引导玩家行为 , 中和开放世界沙盒给人的迷茫感 。 另一方面 , 是用任务机制切割地图 , 让开放世界变成箱庭式大世界 , 能节省不少开发压力 。
初玩的时候 , 这种设计的确带来了强烈的新鲜感 。 一部分目标驱动型玩家 , 在尝试开放沙盒的时候 , 很容易陷入迷茫 , 不知道该干什么 , 某种意义上 , 是对「自行设计目标自行完成」的行为不敏感 。

文章图片
而在《翼星求生》的机制里 , 任务系统轻而易举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 每张地图的终极任务都十分明确 , 不仅有任务标记 , 还有语音引导 , 玩家只需要在准备好以后前往攻略就行 , 如果遇到困难 , 那还可以退回来继续发展 , 强化以后再去挑战 。 甚至有时间限制随时提醒玩家做任务 。
所以在理论上 , 每次进入一个新区域 , 接点新任务 , 路过不同的风景 , 面对不一样的挑战 , 玩家的游戏乐趣自然会一直保持新鲜、紧凑 。 不过 , 就实际体验来说 , 这套设计也存在隐患 。
02
虚构与写实的矛盾
隐患来自于游戏的世界观设定和实际表现之间的违和感 。
如果单从美术品质的角度看 , 《翼星求生》做得可以说非常不错 , 全高画质下 , 很多场景表现都很美 , 也有冲击力 。 由于加入了光追 , 玩家还可以进一步提升画面细节表现 , 享受视觉冲击 。

文章图片
游戏名称《翼星求生》 , 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在异星里求生」的概念 , 以及各种地外生态 , 甚至是外星文明 。 然而 , 游戏的世界观设定 , 是玩家来到一个「地球化改造尚未完全成功」的星球进行勘探 。 于是这颗星球 , 与地球极其相似 , 相似到花草树木牛羊熊狼豹 , 都几乎跟地球生物没区别 。

文章图片
但尽管动植物都适应了新的生态 , 人类却没适应 , 所以去哪儿都得穿着全副武装的勘探服 , 仿佛一个个太空人 。 而且在游戏中 , 玩家需要不断保持氧气供应 , 否则就无法生存 , 也能说明 , 人类确实没有适应这颗星球——即便动物们都在这里活蹦乱跳 。
而更强烈的错位感还不止于此 。
最令我困惑的是 , 尽管游戏设定里的地球人已经拥有了新型地貌改造能力 , 拥有生物适应性改造能力 , 拥有星际航行能力 , 却还在用弓箭打怪 , 只能用双腿跑路 , 一不小心就会被狼咬死 , 或者被熊两巴掌拍死 。

文章图片
而且游戏中所谓的发展科技 , 也不是移植地球科技、或者发展更高等科技 , 而是从手搓石稿开始 , 慢慢找回现代文明 。 大概在30级左右的时候 , 才能基本跟现代科技接轨 , 比如生物燃料电池、太阳能发电等等 。
换句话说 , 刚来到地外行星的地球人 , 宛如以前地球上的原始人 。 今天 , IGN对《翼星求生》制作人的采访里提到 , 他的确希望营造出这种感觉:「是的 , 他们就是穿着宇航服的原始人!」

文章图片
但是在我看来 , 《翼星求生》没能表达出这种氛围 , 它的科幻背景仅停留于宣传片和「不吸氧就会死」的机制上 。 地貌环境越真实、越像地球 , 游戏的科幻设定就越假 , 越脱离逻辑和常识 。 而且 , 这种隐患很容易放大现目前游戏内容不足的问题 。
03
是复杂有趣 ,
还是为肝而肝?
《翼星求生》的另一大特色 , 是科技树、天赋树的双成长体系 。 简单来说 , 每升一级就能获得3点科技1点天赋 。 科技能解锁制作配方 , 且受到等级限制(每10级一锁) , 而天赋分为多人模式下的三大类和各种小类型 , 以及单人模式下的1大类(多人模式下不激活) 。
科技树虽然解锁快 , 但等级锁机制大幅度限制了科技水平的提升;而天赋树光是扫一眼 , 就能感受到肝脏的隐隐作痛 。 一句话来说 , 就是「坑贼大 , 得爆肝」 。
【沙盒|5万同时在线,61%好评率,上周Steam销量冠军为何让人「边骂边玩」】

文章图片
由于任务时间的限制 , 玩家很容易在潜意识里追求攻略效率 , 而要追求整体攻略的效率 , 科技的攀升和个人能力的提高 , 就是最好的途径 。 于是很容易导致玩家对肝等级的欲望 , 十分强烈 。

文章图片
30级也只够点亮一条半的天赋树(不推荐这种纯偏科加点)
问题是 , 尽管在《翼星求生》里绝大多数行为都可以提升等级 , 但并非所有行为效率都相同 , 考虑到采集素材的经验不算高 , 近战伤害偏低 , 而远程潜行爆头伤害高得不正常 , 所以目前玩家最有效的升级方式 , 就是远程战斗 。
而游戏中称得上怪物的物种并不常见 , 所以地面上能跑的所有动物 , 都成了狩猎目标 。 比如在我和朋友联机的时候 , 所到之处基本不会留下动物 。 甚至一到空闲时间 , 就不由自主地跑到营地周边狩猎 。

文章图片
其实一般的生存沙盒游戏里 , 玩家并不需要这么走极端 。
比如拿科技解锁来说 , 通常都是以素材锁的模式来设计 , 《我的世界》就是典型 , 石稿挖铁矿→铁镐挖钻石→钻石做附魔台等等 。 相比之下 , 等级锁的作用 , 更多在于限制玩家到达高阶科技的速度 。
又如刷怪 , 通常游戏都会安排一定的刷怪情况 , 类似《泰拉瑞亚》的夜晚 , 《七日杀》的血月等 , 至少会准备一个相对集中的区间 , 给玩家挑战的同时 , 提供经验或掉落素材的奖励 。 而《翼星求生》的模式下 , 玩家需要自己找经验包 。
而《翼星求生》的局外工作站系统 , 可以提供玩家更好的开局条件 , 但消耗的资源是任务奖励的金币 , 换句话说 , 任务奖励能刷多快 , 以后的开局就有多顺 。 而要快速刷任务奖励 , 就得解锁更高的科技 , 又更强的生存适应性 , 也就是需要等级 。

文章图片
同时巨大的天赋坑、科技等级锁 , 以及无法带走资源只能带走经验的机制 , 又层层加强了玩家对等级的需求 。 所以玩家才会走极端 , 不由自主地寻求最好的经验包:地上一切能跑的动物 。
「那么为什么好端端的地球人 , 要到类地行星上扮演原始人 , 并且疯狂打猎呢?」心里出现这个疑问的时候 , 我忽然觉得《翼星求生》仿佛失去了开放生存沙盒的味道 , 变成了一个狩猎模拟器 。 而这恰巧不是我在生存沙盒游戏里希望体验的乐趣 。

文章图片
比起杀死「异星/翼星」生物 , 我更希望驾驭它
或许只有等到游戏更新出更先进的科技 , 以及准备好与之相符的威胁或挑战后 , 这种「狩猎模拟器」的印象才能真正消退 。
04
仍然不能忽视
生存沙盒的潜力
虽然吐槽了很多不足 , 但我对《翼星求生》的评价与前文相同:仍然属于好玩的范畴 。
毕竟对于习惯了爆肝的生存沙盒玩家 , 来说 , 只要世界本身做的不错 , 只要还有没解锁的东西 , 那就一定忍不住继续肝下去 。 况且《翼星求生》在基本的游戏素质上并不差 , 只要优化到位、本地化完善 , 甚至可以算作优秀 。

文章图片
当然 , 这个领域也有《无人深空》这样的案例 , 哪怕起点不高 , 只要游戏的底子在 , 通过不断的更新 , 也能慢慢呈现出更完整的体验 , 那时候再去扭转玩家的口碑 , 也不迟 。 何况 , 《翼星求生》这几天的更新 , 以及公告里对玩家意见的重视 , 已经能让人看出它相对踏实的态度了 。
或许 , 在一年两年之后 , 《翼星求生》会成为开放生存沙盒品类的下一个佳作 。
游戏葡萄招聘产业采访人员/内容编辑 ,
推荐阅读
上海人才战 |广深人才战 | 二次元用户分层
英雄联盟手游 | 从暴雪到天美 | 哈利波特美术
崩坏新作 | 光明记忆 | 原神人设
点击下方公众号名片 , 获取游戏行业更多信息
- 同时被三个男人追求,56岁阿姨毫不动心:不想再伺候人
- 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海南一男婴患罕见病,急需骨髓移植!35万巨额医疗费盼救援
- 善待别人的同时,就是为自己积攒福报的过程
- Steam|沙盒生存新作《被遗弃者》上线 Steam:建造基地,抵御变种生物
- 新冠肺炎|日本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首超5万例
- 中国最贵的景区, 一张门票3500元,外国人进去要交30万, 全世界只有不到5万人去过
- 老板承诺拿下这个500万的大单就奖励40万,我拿下后老板只给15万
- 确诊|3天新增4例感染者!北京同时迎战奥密克戎和德尔塔
- 核酸|北京再增感染者 同时迎战奥密克戎、德尔塔挑战
- 确诊|日本单日新增确诊超2.5万,首次发现奥密克戎死亡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