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申城入伏了,一年中最炎热的日子到来了。
对很多人来说,空调、西瓜、WiFi,是夏日标配。然而,昨天一则“隔夜冰西瓜一口吃下8400个细菌”冲上微博热搜第一,令许多靠冰西瓜“续命”的“吃瓜群众”瑟瑟发抖。一块隔夜冰镇西瓜,真有这么大的危害?入伏后的健康常识不止这一条。
此前,广东疾控部门,就曾发过案例提醒,一女子吃隔夜冰西瓜险丧命!
文章插图
家住武汉的刘女士五十多岁了,因舍不得丢掉在冰箱放了两天的西瓜,吃完后她出现了发热、畏寒的症状。第二天起床后,刘女士觉得两眼发昏,双腿乏力,路都走不了,到医院时已经出现了休克血压,经检查发现她体内的感染指标是正常值的几千倍!
这是严重的细菌感染,随时会有生命危险。所幸经抢救和对症治疗,刘女士的情况逐步稳定了下来。
刘女士的事件并非个例几乎每年都会有因为吃了冰西瓜导致住院的。“一口吃下8400个细菌”,数据来自央视《健康之路》的一个实验。
文章插图
实验室人员对多种切西瓜的方法,进行了细菌培养实验,实验人员分别用普通切肉的菜刀和专用刀板分别切取西瓜,封上保鲜膜隔夜保存后检测西瓜面,得到了差异巨大的数据。
文章插图
实验证明,切西瓜应该用专用的菜刀案板,如果细菌数量过多,接触到致病菌就容易生病、拉肚子。
西瓜这样放冰箱隔夜才安全
实际生活中,刀具、砧板混用,导致食物交叉污染,也是不少许多家庭的常见现象。然而,注意到这一点还远远不够,想让西瓜安全过夜,必须做好三件事——
①专用刀板:切瓜时,用专用切水果的干净的刀和砧板,尤其不能用切过生肉的刀直接切西瓜;
②包上保鲜膜:保鲜膜能把西瓜和冰箱中的其他食物隔离开,避免二次污染。
③及时放冰箱:放进冰箱则可以让大部分细菌进入“冬眠”状态,让它们生长得慢一点。
放冰箱也有2点要注意:
① 及时放:西瓜切开后,以最快速度放入冰箱冷藏,不要过了一两个小时把肚子吃撑,才把剩下的放冰箱。
② 别隔天:西瓜在冰箱里的冷藏时间,最好不要超过12小时,最长不要超过24小时。
严格区分定期清洁
【 患者|吃块冰西瓜险要命、多人因不当吹空调进ICU,入伏后的常识必须知道】想不让冰箱成为细菌的“天堂”,一定将冷藏室进行分区,生熟食物分开存放。最好能一个月清洗一次冰箱。
其实从新鲜的角度讲,更推荐大家买小一点的瓜,尽量一次吃完。
除了西瓜,另一“续命”神器空调,也有多人因使用不当“中招”,上个月就有多人因为不当吹空调住进重症病房。
文章插图
在湖南长沙,一名男子,驾驶一辆两个月未开的轿车外出后,突然出现高烧、呼吸困难等症状,被紧急送入ICU。后确诊为军团菌感染,医生怀疑病菌来自车内空调。在湖北宜昌等地,近期也有人在家吹空调后身体极度不适被送进重症病房,而后都确诊为军团菌肺炎,或与使用了长时间未清洗的空调有关。
实验演示:空调滤网究竟有多“脏”?
北京大学生物气溶胶实验室,利用光学颗粒物计数器,分别对使用了1年多的家用空调滤网、和汽车空调滤芯进行了检测。
文章插图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在读博士生李心月介绍,大于0.3微米的颗粒物上升比较少,而大于1微米的颗粒物上升了五六倍。
从一个使用了大概一年多的汽车空调滤网上可以看到,大于1微米的颗粒物已经涨到了7万多个每升,大于0.3微米的颗粒物也已经到了12万。我们通常更关注的是PM2.5,就是大于2.5微米的颗粒物,1微米我们认为它就已经是细颗粒物了,可以到肺的更深地方,所以越小的颗粒物对我们健康的影响越明显。
中国疾控中心、上海市疾控中心等机构,曾在上海、北京、深圳等地进行家用空调调查发现:有88%的空调散热片细菌总数超标,84%的空调散热片霉菌总数超标。此外,空调中还藏有大量灰尘、螨虫、花粉等。特别是夏季闷热潮湿的天气,更使空调成为了各类细菌、真菌和尘螨滋生的温床。
- 85岁高龄老人独自居住在山上吃白石崖,老人喊了好几个名字
- 尿毒症|尿毒症患者,在饮食上有什么讲究?牢记这6大注意事项
- 人到中年背弃婚姻,离婚之后男人与女人谁会更吃亏?
- 田静:该吃的苦要吃,要存的钱要存,不必讨好所有人
- 泥螺|生吃泥螺肝受损最好先煮熟
- 小涛|为患者取出“潜伏”8年的眼内异物
- 健康|这3类慢性疾病患者如何健康过年
- 酒精|医生的春节嘱咐:过年别喝酒,喝酒别吃药,5种药物“说走就走”
- 黑豆|今日起进入“五九天”!养生切记“五大忌”,多吃四个“一”,预防三种病
- 病区|新疆霍尔果斯市疫情:在院患者病情平稳、逐步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