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深圳首例!市三院完成艾滋病+肺癌达芬奇机

来源:读特
“有妈在 , 家就在 。 我们不想爸爸的不幸 , 再次发生在妈妈身上 。 ”1月29日 , 小珊(化名)刚刚照顾完做完肺癌手术的母亲 , 向采访人员说道 。 她的母亲刘莉(化名)30年前诊断肺结核 , 几年前发现身患艾滋病 , 如今又查出肺癌晚期 。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胸外科主任乔坤带领团队 , 为刘莉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切除了病灶 , 术后恢复良好 , 2月1日出院 。
手术|深圳首例!市三院完成艾滋病+肺癌达芬奇机文章插图
父亲患癌去世 , 母亲又遭劫难
几年前 , 小珊的父亲身体不适 , 去老家医院检查时发现得了淋巴癌 。 就在查出癌症的同时 , 医院也发现小珊的父亲有艾滋病 。 当地医院没法接收治疗 , 小珊的父亲不到三个月就去世 。
“当时我们姐弟得知我爸爸这个病(艾滋病) , 接受不了这个现实 , 就不敢相信 , 这在电视上才看过的病 , 没想到发生在自己爸爸身上 , 无法接受 。 ”小珊说 , 爸爸很快就去世了 。 因为爸爸的情况 , 妈妈刘莉也去做了检查 , 检查发现 , 刘莉也感染了艾滋病 , 于是这几年一直在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拿药、治疗 。
祸不单行 。 八个月前 , 刘莉感觉走路不方便 , 脚提不起来 , 在老家医院看了之后 , 医生建议去大医院看 。 “当时我们想是去广州还是深圳 , 后来还是想在深圳看 , 就在平时治疗艾滋病的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 。 ”小珊说 , 检查结果发现 , 妈妈是肺癌晚期 , 姐弟们感到非常难过 。
“爸爸还没有享受好的生活就走了 , 妈妈在农村辛苦了一辈子 , 我们想让妈妈活久一点 。 ”小珊介绍 , 尽管有亲戚不理解 , 担心到时候人财两空 , 但在保守治疗和手术积极治疗之间 , 姐弟们商量后决定积极治疗 ,
经评估 , 符合晚期肺癌手术指征
“我妈妈得知是乔坤主任主刀非常信任 , 也很乐观 , 她得过肺结核 , 现在又有艾滋病 , 医院还愿意给她做手术 , 我们都很感激 。 ”小珊说 , “我们还是挺幸运的 , 妈妈来住院 , 这里没有歧视 , 医生护士都很热情 。 ”
乔坤介绍 , 患者的艾滋病控制得很好 , 非常稳定 , 病毒载量低 , 免疫细胞水平正常 , 可以进行手术治疗 。 当天手术上午10点开始 , 12点半结束 , 是深圳市首例达芬奇机器人艾滋病+肺癌手术 。
【手术|深圳首例!市三院完成艾滋病+肺癌达芬奇机器人手术】“不是所有的IV期病人都可以做手术 , 经过仔细评估 , 确实是有必要切除原发病灶的患者才考虑手术 。 ”乔坤介绍 , 小珊的妈妈此前得过肺结核 , 经过病理检测是肺癌晚期 , 且有骨转移 。 做了基因检测 , 选择服用靶向药和抑制血管生成药物治疗 。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 , 病情有明显好转 , 双肺转移病灶已消失 , 原发病灶较前缩小 。
“按照最新的研究和专家共识IV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效果好的患者 , 残存病灶可考虑手术切除 。虽然是IV期癌症病人 , 在积极抗肿瘤的基础上 , 把原发病灶切掉 , 病人生存的时间会更久 。 基于这个理念 , 患者的家人经过慎重思考 , 决定做这个手术 。 ”乔坤表示 。
手术风险大 , 达芬奇机器人显威力
如果采取常规的胸腔镜方法做这例手术还是比较困难的 , 原因是既往有肺结核 , 长期服用抗结核药物 , 血管和支气管周围组织粘连很重;使用抑制血管生成药物后血管脆性增加 , 容易发生破裂出血 。 再加上艾滋病患者手术对手术医护人员院感要求很高 , 会给手术操作带来不便 , 如果能用机器人手术将是最好的选择 。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于2020年引进了最新的第四代达芬奇机器人XI系统 , 已成功开展多项手术 。 1月27日 , 乔坤操作达芬奇机器人做了左下肺基底段切除 , 手术出血仅有二三十毫升 , 非常顺利 。 患者手术后两小时就已经下地活动 , 术后恢复良好 , 2月1日患者出院 。
乔坤表示 , 外科医生操作机器人为患者手术如同穿了科幻小说中的机甲一样 , 瞬间觉得自己具备特异功能 , 可以完成平时无法完成的动作 。 比如这台手术术中有一个肿大的淋巴结和血管粘连的特别紧 , 如果是普通腔镜估计要很久才能剔下来 , 还有大出血的风险 。 但是在机器人辅助下就容易很多 , 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游离 , 并且看的非常清楚 , 连血管内血液流动都清晰可见 , 出血的风险大大降低了 , 患者手术更加安全 , 医护人员被血液感染的概率也大大降低 。